哇係~土生土長的鹿港人,
但從上大學後開始四處流浪,
算一算也有十一個年頭了~
大學畢業後就直接跑到後山來工作,
在這邊,
年輕的、健壯的為了養家活口、餬口飯吃,
多數離鄉背井都跑到大都會區求一份工作,
留下...老的老、小的小,
人口外移的狀況可說相當嚴重;
而我,一個從西部來的鹿港囝仔,
曾經何時也成為人口外移的一份子,
獨自留下兩老在鹿港,還好有一個顧家的妹妹,
幫我善盡養育兩老的責任啊!
每次回鹿港多半都是帶了一卡車的朋友,
很少有機會自己一個人在鹿港晃,
10月份剛好得閒抽了空回老家,
就帶著OvR獨自在鹿港趴趴走;
不過,讓我感覺有點不安,
這塊最熟悉的土地,似乎對我有點陌生,
還好,不變的濃濃人情味,讓我稍稍可以感到一些安慰。
鹿港,原名鹿仔港,
為什麼叫鹿港?有很多的說法,最普遍被接受的說法之ㄧ,
「鹿港昔日為鹿群經常聚集之地,在荷蘭佔台至清初,
鹿群遍佈,鹿的買賣非常興盛,故稱為鹿仔港。」
至於鹿港的興衰要說起來就澇澇長,
有興趣的捧由就自己翻翻國立殯儀館的歷史課本唄!
至於,鹿港的古蹟、老街、小吃、人情味...
不是我愛臭屁,是上港有名聲,下港有出名的,
值得看的、吃的、玩的有很多,
這次就先帶著OvR逛逛鹿港天后宮。
﹝這個名牌叫媽祖牌﹞,不管是LV,還是外雙C,都沒有媽祖牌來的有名氣。
天后宮於明朝永曆元年〈1647年〉創建,於雍正三年〈1725年〉遷建。
﹝媽祖給的棒棒糖﹞,隨著螺旋狀的紋路,引領進入心靈最深處,去除每個多餘的雜念。
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這應該叫抱鼓石,很多寺廟進廟前都有。
﹝媽祖家的天花板﹞,是尊貴?是華麗?是每個工匠用其畢生心力所構成的虔誠祝福。
八卦藻井-建築物中最尊貴的做法。
﹝信仰的謙卑與尊敬﹞,從小就在媽祖廟玩耍,媽祖的信仰似乎伴隨每個鹿港囝仔長大。
天后宮金香鋪。
﹝信仰不會因為距離而有所畏懼﹞,鹿港天后宮香火鼎盛是遠近馳名的。
天后宮三川殿,拍照時間剛好是進香團最多的星期天,很多想拍的鏡頭滿滿都是人=.=
﹝想跟媽祖說說話﹞,每一份金香,代表一個請求一種渴望,或許也是練習跟自己對話。
天后宮三川殿廣場。
﹝鹿港的媽祖樂團﹞,用我的薩斯風,吹出鹿港最道地的好聲音。
﹝抽完號碼請排隊﹞,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寄託,一根一根落在這裡;
隨著雙手規律性的轉動,其實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﹝第三十七籤﹞,上上籤也好,下下籤也罷,這裡都有媽祖的保佑。
﹝平安是一生最終祈求﹞,看到這個背影,都會讓我想起我阿嬤。
天后宮後殿,所供奉的是玉皇大帝。
﹝上天聽見我們的祈求﹞,但卻印證努力的幸福。
天后宮後殿,凌霄殿外的金爐,看到這個煙,就知道香火多興盛。
﹝媽祖的行事曆﹞,滿滿的記載,紀錄人民對於大時代的無奈。
天后宮外的告示榜。
﹝一顆接一顆的吸﹞,像吸食大麻,飄飄然地帶我返回童年的記憶。
天后宮外廣場的小吃攤販。
﹝被遺忘的故鄉﹞,五顏六色的汽球,是囝仔時代的渴望,這是我的故鄉-鹿港。
天后宮外廣場。
《系列文章》被遺忘的故鄉〈二〉-鹿港龍山寺